据说,本轮“创新药”行情可能持续3年

zhq 2025-07-07 阅读:4 评论:0
  来源:范范爱养基   想想也是有点好笑~   我回...

  来源:范范爱养基

  想想也是有点好笑~

  我回顾了一下今年我对创新药板块的跟踪研究,发现我早在4个月前就已经上车港股创新药,甚至还在2个月前说创新药可能是今年新主线。

  结果,虽然上车早,却因为过于谨慎的波段操作,最终“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主升浪前卖飞了......

  我的心态在这段时间也产生了变化:先是不理解,然后接受(人真的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现在终于冷静下来多做功课,提高认知。

  今天主要就给大家分享2个点:

  1. 为什么都说本轮“创新药”行情可能持续3年
  2. 分享一个近期挖掘到的小众但更纯的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为什么本轮创新药行情,可能持续3年

  最近在做创新药功课时,看到一个数字高频出现:3年。

  先是看到基金大博主“林奇”发文说他认为这轮创新药行情的持续时间大概2-3年。

  然后我在看研报时,看到本月发表了一份《创新药行业专题研究报》,报告的第一句话就是:2025年为创新药至少3年行情的元年。

  为什么是3年?

  那就要回到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为什么创新药板块恰好在2025年爆发?

  我查了一下,国产创新药真正步入正轨的时间是2021年8月,标志性事件是“”将一款ADC产品授权给美国一家专注癌症治疗药物开发的公司Seagen,达成潜在高达26亿美元的合作,这是国产创新药首次以天价BD方式真正出海。

  随后,国产创新药BD模式越发成熟,2023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事件多达58起,首次出海数超过引进数。

  也就是说,2021年后,国产创新药的“海外BD模式”才真正迎来爆发式发展。

  但是,2021年-2023年,只能算是“耕耘期”。

  因为,从“确认合作”到最后“资金到账”,往往要经历3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里需要给大家再介绍一下创新药BD出海流程。

  • 首先,我国创新药企需要在某些领域率先做出研发成果
  • 然后,海外药企看重该成果的潜在价值,签约合作
  • 接着,国内药企将该成果在海外的开发和商业化授权给该跨国药企,双方在已有的研发成果基础上,会进一步推进临床开发。
  • 最后,在海外开发出成品药后,在海外生产制造和销售。

  大概就是这个流程,其中涉及3笔款项。

  • 首付款:虽然一般在签约后就会支付,但是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中国会计准则,首付款通常被视为递延收入,需在满足相关履约义务(如技术转让、资料交接等)后,按照履约进度逐步确认收入。
  • 里程碑款:在项目达到特定阶段(如临床试验完成、监管批准等)时支付的款项。
  • 销售分成。

  从中国创新药企业与跨国制药公司签订BD协议到最终实现商业化销售,整个过程通常需要3至7年,(影响进度的因素有:临床试验进度、监管审批效率、市场准入销售等)。

  因此,创新药行情在2025年爆发,核心正是前两年海外授权带来的收入,终于在财报中尘埃落定,引爆了这场“业绩兑现”行情。而今年(2025年)创纪录的新签约订单,其大部分收入(里程碑款和销售分成)将在未来3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持续释放,为本轮创新药行情提供长期支撑。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1-5月国产创新药出海BD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2024年全年还不到700亿)

  尤其是5月20日,“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药物SSGJ-707海外权益以60.5亿美元授予辉瑞,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纪录

  根据协议,辉瑞将支付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根据开发、监管和销售等里程碑的达成,最多支付48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

  可见,签约只是最初催化,首付款也只占总金额的小部分,大头收入还在后头。

  这还只是“静态”思路。

  从更乐观和更具“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别忘了,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AI+创新药”的逻辑还在进行中。

  AI赋能创新药研发后,会大幅缩减新药研发时间,加速我国研发出更多全球领先的创新药。

  为什么“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更好?

  在今年2月时,我写了一篇《趁港股回调,我加仓了啥?》的文章,那时我才开始关注港股创新药,当时知晓的相关指数就3个、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

  随着近期港股创新药大爆发,我还知道有2个纯度更高的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进一步对比分析后,我认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更好。

  1. 唯一看重“研发开支”的指数。

  在一众港股创新药相关指数中,只有“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在编制规则中明确写到“年度研究发展开支同比增长排名位列最低5%的公司会被剔除”。剔除研发投入低的药企,保证了入选样本的研发投入及科技含量,更聚焦于真正的创新药研发核心企业。

  1. 前10 大重仓股占比最高。

  截至5月末数据,该指数的前10大重仓股占比为75.63%!比之前给大家安利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集中度更高。

  为什么我非常看重这一点?

  因为创新药企研发新药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才,尤其随着AI和技术的发展,创新药企的竞争也要拓展到科技军备赛,以提高创新药研发成功率和缩减时间成本。

  万一新药研发失败了,还得承受得住这样的损失。

  金钱投入,人才吸引,科技升级,抗风险能力......

  这些还得是资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才行。

  不过,我在网上搜了一圈,介绍“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这个指数本身的资料都很少,更别提跟踪的指数基金了。唯一一只被我发现的是一只新发基金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今日(7月7日)正式上市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最后再补充2个非常重要的点!

  1. 即便今年涨了这么多,港股创新药还在“低估值”区间。

  截至6月12日,港股通创新药指数PE估值33.94倍,位于历史17.75%分位。

  今年2月的时候该指数的PE是还是67倍,现在股价涨了这么多,PE反而跌到33倍。

  PE=P/E,说明股价P上涨的同时,药企营收E涨得更快,可以不断消化估值!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现在还会继续买创新药的重要原因,毕竟,现在连估值都还没有修复到合理区间,更别说还有牛市后期的“戴维斯双击”行情。

  1. 如果真是2-3年的行情,说不定真有可能复制当年“新能源”行情。

  中证新能源指数从2020年到2021年2年时间,期间最大涨幅超260%

  反观“创新药”行情,在今年才算是真是开启——根据恒生指数官网数据,截至5月末,

  如果拿新能源行情做对比,港股创新药今年的涨幅或许还真是才刚开始。

  今天写这些主要是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get的知识点:终于搞懂为什么创新药今年才爆发,以及分享一只小众港股创新药指数。

  最后,千万不要上头。近期港股创新药涨得太急,不排除会有震荡回调。而且,听说不少被医药套了3年的朋友,最近都快熬回本了。

  对于5月卖飞港股创新药的我来说,我准备趁回调慢慢上车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