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兴起的“打酒铺”,有人说像散酒“拼多多”!新型散酒连锁正重塑酒饮消费逻辑?

zhq 2025-07-05 阅读:65 评论:0
每经记者|蔡鼎  刘明涛   ...

每经记者|蔡鼎  刘明涛    每经编辑|程鹏 赵云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打散酒”的场景似乎还停留在喧嚣杂乱的菜市场:一排排大酒缸,酒液品质全靠老板的“良心”,卫生状况也让人心里打鼓。然而,如今在成都宏济新路的街头,一家名为“唐三两打酒铺”的店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傍晚时分,在昏黄温暖的灯光下,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酒香混着隔壁卤肉店的肉香,交织出一种奇妙的市井烟火味。店里是锃亮的不锈钢酒头和干净的木质吧台,所有酒都能免费品尝,一两起卖,顾客们说,来这里不看包装,只看“好不好喝”,简单直接。

这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打酒铺”在国内多地悄然兴起。它们的出现,恰逢白酒行业的“凛冬”时刻。当宏观经济进入调整期,叠加相关政策的持续影响,以高端商务宴请和礼品消费为主要驱动的“黄金时代”已然落幕,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问题不断加剧线下渠道的压力。

然而,危与机总是相生相伴。《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却发现,就在酒类零售行业感到阵阵寒意之时,却也有人“义无反顾”地扎了进来。他们用这种连锁“打酒铺”的方式,抛弃华丽的包装与高昂的品牌溢价,以一种更纯粹的方式,重新连接酒与消费者。 这种类似散酒“拼多多”的微创新模式,更像是一次消费理念的价值回归,那就是对“喝酒”这件事本真乐趣的探寻。

打破过去的刻板印象 卖散酒也能“有格调”

唐三两打酒铺创始人李孟龙,自称是一个“成分复杂”的新成都人。这位东北汉子2007年来到成都读大学,后来到深圳工作还落了户口,最后却还是回到了这座浸润着酒香的城市扎根创业。

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2013年在成都骡马市开的一家葡萄酒酒庄。可突如其来的政策影响,让这次创业戛然而止。

他说,自己算是国内较早一批从事连锁零售的人,曾在康佳负责对接苏宁、国美等大渠道。后又加盟知名酒水连锁品牌“1919”,并参与了后者几次重大战略扩张事件。2020年,他选择重新投身创业。

市场的寒冬让许多从业者感到迷茫,但也为一些有想法的人打开了一扇窗。

唐三两位于成都宏济新路的门店 (每经记者 蔡鼎  摄)唐三两位于成都宏济新路的门店 (每经记者 蔡鼎  摄)

位于成都宏济新路的这家店,正是李孟龙开的第一家“唐三两打酒铺”。门脸上摆放着三个大陶坛,柜台上挂着几十个小木牌,上面是各种香型的白酒,甚至还有啤酒、黄酒、洋酒。

唐三两宏济新路店内陈设(每经记者 蔡鼎  摄)唐三两宏济新路店内陈设(每经记者 蔡鼎  摄)

店内有点中西合璧的味道。泛着光泽的木质吧台和一排排锃亮的不锈钢酒头,背后的墙上,陈列着各种样式的陶坛,顶上“天地粮心”四个书法大字,感觉颇有格调。

“过去一提散酒,大家就想到菜市场一排一排的大缸,价格虽然低,但消费环境喧嚣杂乱,产品质量保障全靠老板个人的信誉,总觉得不放心。”李孟龙说,他就是要打破消费者对散酒的刻板印象,做全品类品牌化的散酒零售商。散酒铺内,全密封的售卖方式、吧台式的体验场景、多元化的产品供给,将散酒重新包装成“高性价比、高品质、安全”的消费品。

无独有偶,成都的另外一家名为“关爷打酒”的打酒铺也完全摒弃了过往老旧打散酒门店的装修风格。其店内装修更像是奶茶店,顾客进店买酒就和买奶茶咖啡一样,甚至支持“快送快喝”。

成都关爷打酒门店外景  (每经记者 刘明涛  摄)成都关爷打酒门店外景  (每经记者 刘明涛  摄)

谷小酒董事长兼CEO刘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像唐三两这样的新兴打酒铺业态的出现,本身就打破了传统乡镇散酒铺子低端老龄化的认知。“特别是这种场景化的售卖方式,不仅让传统散酒客群增添了体验环节,更能切中一些年轻人的情绪消费需求,让散酒从边缘走向主流。”

40岁以下顾客占比超六成

在同一座城市,黄朝勇创立了前述另一个散酒连锁品牌:关爷打酒铺。

“消费者,永远追求用最低成本喝到一杯好酒;合作伙伴,则希望用最低成本开最能赚钱的店。”有着20多年品牌咨询经验的黄朝勇,将打酒铺的价值主张归纳为四个字:“好、省、多、快”。

“好”,是纯粮酿造、原果发酵的品质承诺 ;

“省”,是剥离一切不必要的中间成本,实现极致性价比 ;

“多”,是用丰富的品类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

“快”,则是嫁接成熟的即时配送网络,满足即时饮用需求。

目前,来关爷打酒铺的顾客,既有二十多岁的小年轻,也有六七十岁的老大爷,甚至有不少是女性。

以唐三两的客群为例,30岁以下占比最高,达到36%;其次是30-40岁占比27%。更令人意外的是,性别比例居然基本持平——男性占51%,女性占49%。这表明,这种新模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远超预期,并且成功破除了酒饮消费的性别壁垒。

场景的构建,更需要的是针对目标群体的一套“组合拳”。

“全场免费品鉴”,是黄朝勇津津乐道的“引流神器”。他生动地描述了顾客的转化路径:进店后超过95%的顾客会品尝 ;品尝后,加上产品价格亲民,很多人出于“来都来了,尝了不买不好意思、况且价格也不贵”的心理,很容易完成首次购买。

而提高复购率,则需要在散酒质量上下功夫。“打酒铺”为顾客提供全密封、标准化的打酒包装,既方便携带,又能避免泄露。同时,每一款产品都配备完整的生产信息、第三方检测报告与合规资质,让顾客安心和放心。

黄朝勇透露,不仅是品尝转化率高达90%以上,顾客的复购率也达到了惊人的60%。“这充分证明,只要产品足够好,模式足够透明,消费者愿意为高性价比的优质‘口粮酒’买单。”

如果说精准的用户洞察是“打酒铺”的起点,那么对传统价值链的深度重构,才是其走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新品牌从诞生之初,就试图摆脱对上游酒厂的依附,将价值链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供应链的掌控力是第一道护城河。“我们的模式是,综合考虑生产、储存、人工等多个因素,反向推算出成本价,然后加上20%~30%的毛利来确定进货价。”李孟龙透露。

这让“打酒铺”变成了一个“选品平台”,其逻辑是基于消费者喜好的最优选择,而不与任何一家酒厂深度绑定。

类似酒类“拼多多”  不怕模仿却怕有人破坏规则

受经济环境及政策影响,白酒消费场景的结构性迁移正在加速,商务宴请及送礼需求加速下滑。

李孟龙和黄朝勇们却坚信一个常识:“经济调整期,人们对酒的需求非但不会下降,甚至可能更旺盛,因为酒是调节情绪最廉价的工具之一。”变的是人们的选择,大家转向了更理性的“价值消费”。

成都市酒业协会会长王墙对此也表示认同,他对《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指出,这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对酒业的意义重大,因为它契合当下的环境。

在王墙看来,打酒铺的模式首先是直接解决了用户对酒的需求,省去了传统白酒品牌中间包括包装在内的很多成本。其次,打酒铺的装修不像传统的烟酒专卖店,它解决了用户与酒品之间的互动问题。第三,打酒铺的商业模式因为品类齐全,既能解决年轻消费者对微醺的需求,又能满足老年顾客对小酌的需求,能够覆盖的年龄结构很广。最后,对于酒厂来说,打酒铺的模式也是消化库存一个非常理想的出路。

“现在这个打酒铺的商业模式都还在早期孵化阶段。但是我们的判断这是个大赛道,这种模式反而还能够就像原来奈雪的茶、喜茶等品牌对茶饮行业的重构一样。我们认为打酒铺们有可能会像当年的喜茶、奈雪的茶一样,去重购酒饮行业市场。”王墙对记者补充道。

而刘飞直接将打酒铺这种商业模式比喻成酒类的“拼多多”,他认为,打酒铺们建立的是“M2C”的运营平台。”

在掌握供应链主动权之后,运营模式的创新成为打酒铺的第二道护城河。

为了适应不同场景,李孟龙设计了“日、月、星、辰”四种店型:分别是追求大流量的商圈“日”店、作为核心模型的社区“月”店、开在大型超市里的“星”店,以及灵活的流动打酒车“辰”店 。其中,社区店的复购和粘性远高于商圈店,证明了散酒做的就是人情味的高复购生意 。

而黄朝勇则在降低合作伙伴门槛上做了极致创新。他创造性地引入了“数字化装配式门店”,采用模块化预制,将开店时间缩短至3-7天,成本比传统装修便宜20%,且环保可迁移,极大地降低了试错风险。

刘飞还谈到了另一个层面:这种连锁散酒模式,以社区为中心,除了堂食之外,还能辐射周边区域,进一步打通即时零售的配送渠道,拓展更多场景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还注意到,其实不仅唐三两和关爷,近年来全国各地类似的打酒铺都在蓬勃兴起。

7月2日18时,唐三两位于成都宏济新路的门店门口已经有不少顾客(每经记者 蔡鼎  摄)7月2日18时,唐三两位于成都宏济新路的门店门口已经有不少顾客(每经记者 蔡鼎  摄)

对于竞争,李孟龙和黄朝勇默契地表示,怕的不是模仿。“伟大的公司,往往都诞生于经济不好的时代 。”这个赛道足够宽广,未来足以支撑不止一个、甚至更多“万店连锁”品牌。

但他们都担心有人把这个模式做成“割韭菜”的快招项目。李孟龙说,自己在去年一整年只开了21家“唐三两”门店。大量时间都花在内部测试上,去验证不同城市、南北市场的模型差异。直到今年3月各项测试跑通后,才正式启动招商。

“打酒铺”的兴起,从回归消费者对酒本身的定义出发,创造的是一种全新的酒类销售方式。未来,它能否持续走下去,并最终在白酒万亿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拭目以待。

记者|蔡鼎  刘明涛  

编辑|程鹏 赵云 杜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